开心实用文 >地图 >综合分类 >

人造卫星教案

人造卫星教案(优选五篇)

时间:2025-04-13 作者:开心实用文

相关推荐

人造卫星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通过讲同学们观看《卫星比武》的电影,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几种人造地球卫星的特点和功能。文章介绍的是高科技知识,直观形象,趣味性强,又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表现了少儿科普文章的特点。

学情分析:

本课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卫星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内的合作探究、分角色表演来理解五种人造地球卫星的特点和功能,以激励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学习课后的生字,掌握“培训、夏令营、兴致勃勃、喷射、侦察、某地、自豪、资源、矿藏”等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

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人造地球卫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卫星比武的情景。

教学重点:

理解五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难点:

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人造地球卫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教学准备:

生:预习课文;生字、生词卡片;课前收集有关卫星的资料。

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齐读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卫星的课文。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

二、观看有关卫星的`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每个生字词各练习拼读两遍。

2、用生字卡指名拼读、正音。注意指导学生读准“训、营、侦、讯”等字的读音。

3、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在田字格上书写。

(1)注意“喷”字的笔顺。

(2)注意“勃”字左下部分“子”横变提。

(3)注意“豪”与“毫”、“培”与“陪”、“训”与“讯”的区别。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生字。

4、理解词语的意思。

人造地球卫星:简称“人造卫星”。用运载火箭发射到高空并使其水平方向速度达到或超过第一宇宙速度,成为沿一定轨道环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天体。

兴致勃勃:兴趣很高的样子。

炽烈:形容火旺盛、猛烈。

扶摇直上:形容迅速往上升。

宛如:好像。

大显身手:形容充分显示自己的本领。身手:指本领。

大鹏:传说中最大的鸟。

云图:云的图片,是辨认天空云况和云状的参考依据。从气象卫星发送来的云图,能显示大范围的云况。卫星云图是气象研究和预报的参考资料。

台风: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或南海海上的热带空气漩涡,是一种极猛烈的风暴,风力常达12级以上。

飓风:发生在大西洋西部或西印度群岛一带海洋上的热带空气漩涡,是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相当于西太平洋上的台风。

庄重:语言、举止不随便、不轻浮。

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红外相机:利用红外线作为光源的一种摄影装置。

雷达:一般指利用无线电波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的设备。

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

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又多又好,来不及观看。暇:空闲。

各显神通:比喻各有各的办法和本领来完成共同的事业。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人造地球卫星?

2、读后汇报。

五、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人造卫星。下一节课我们再来了解它的特点和功能。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搜集人造卫星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词。

2、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人造卫星的一些知识,这一堂课我们由同学们组成学习小组,继续深入学习课文。

二、细读课文,理解重点内容

学法指导: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内的合作探究、分角色表演来理解五种人造地球卫星的特点和功能,以激励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1、围绕“这五种人造地球卫星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展开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边读课文边画出描述每一种卫星各自特点和功能的语句。

(2)将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多读几遍。

(3)学生组成几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听,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4)在班上展示学习成果,用自己的话向同学介绍人造卫星的特点和功能。

(5)引导学生总结这几个自然段在表达上的共同点:先写它的外形特点,再写它的功能。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五种人造地球卫星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

三、表演卫星比武的情景

1、引导学生讨论:

(1)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哪些地方离不开人造卫星?是哪种人造卫星作出的贡献?

(2)你们还打算让这些人造卫星为人类做什么?还想发明什么人造卫星为人类服务?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也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表演。

先在小组内表演,再推荐面向全班表演。

四、总结

第三课时

一、复习

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人造地球卫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二、朗读课文,激发情感

1、自由朗读全文。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读好不同卫星的语气,体会它们各自的心情,表现出各自的本领。

(侦察卫星说话时很得意,气象卫星很庄重,导航卫星活泼有趣,通信卫星说话时很有把握,资源卫星内心很自豪。)

三、课堂练习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带点的词语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1、垂直上升的火箭开始拐弯,宛如一条白龙在长空飞行。

2、约莫过了十来分钟,卫星脱离火箭,循着一定的轨道环绕地球旋转。

四、拓展延伸

1、仿照课文的表达方法,口头介绍一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

2、你还知道有哪些人造卫星?能说说它们的特点吗?

3、你还知道哪些航天知识?说给同学们听听。

五、总结

1、齐读全文。

2、我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了解了有关人造卫星的知识。同学们以后要多读科普读物,主动学习科学知识。

板书设计:

卫星比武

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

人造卫星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知道了哪几种卫星比武。

4、了解每一种人造卫星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重、难点:

了解每一种人造卫星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卫星资料。

教学流程:

一、督预示标

1、督预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请看大屏幕(课件1)它是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是卫星的一种。同学们卫星的本领可大了!它们在太空中各显神通,争相为人类做贡献,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比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卫星比武的现场!

昨天大家已经把这篇课文预习了,老师先考考大家字词的掌握情况,(课件2)(挑选一组,每个词语读两遍)词语读的很棒,不知道句子是不是也能读通顺呢?(课件3)指名读。

句子中“宛如”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好像、仿佛)把“好像”换上去再读读。“约莫”能换成什么词?(大约)换上去指名读。

2、示标

从大家的朗读中,我能感受到同学们预习的很认真,这节课上你还有什么疑惑?你的疑惑就是你本节课的目标?

(生汇报)

孩子们老师把咱们的目标中细化一下就是这样

二、自学梳理

在比武场上,你来我往,风云万变,各种卫星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都有那些卫星亮了相?它们各有哪些特点和功能?请大家打开语文书P42。下面请根据老师的自学提纲自主学习课文。(课件5)

自学提纲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卫星?

2、说一说课文先写了卫星的什么?后写了什么?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表示卫星特点和功能的`句子。

卫星名称 外形特点 功能

三、小组解疑

我刚才看到很多同学在书上做着详细的标注。有部分内容大家还有一定的疑惑,为了更好的解决疑惑我们进入第三项小组答疑,请同学们和小组内小朋友交流讨论。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心动不如行动,开始吧!

四、展示评价

分组汇报。

同学们讨论的热火朝天,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别具一格,谁愿意接受全班同学的都挑战,请把你们小组第一题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

卫星名称 外形特点 功能

1、学生汇报填表。

2、指导读文。

五、联系拓展

1、这些卫星在大显身手,为人类做贡献,它们就是太空中的英雄啊!孩子们,你们想不想演一演这些英雄呢?(生:想)给大家一点提示:(课件16)先在小组内试一试。

温馨提示

①、你打算表演哪种卫星?

②、从哪些方面介绍,能让自己家喻户晓。

③、怎样表演会给人留下印象。

2、学生表演。

3、欣赏卫星图片。

六、总结导预

今天,我们大家通过课前预习制定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了侦查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讯卫星、资源卫星这五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板书)从现在起,做一个热爱科学的人吧,将来你一定是一位大科学家。

下课后请按照我们的预习三步走——找生字,划词语、熟读课文、批注自己的理解。来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卫星比武

外形特点 功能

人造卫星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课本30-31页

学生课前准备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竖式计算

(2)查阅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有关知识

(3)预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要求学生在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积的基础上,探索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原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知识循序渐进,结构安排独具匠心。教学时,我采用了引导、类比、激趣、知识迁移等方法,首先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顺理成章地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乘法教学上来,再由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导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和旧知的类比和知识的迁移,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最后设计了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2、学生课前准备的有关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列竖式计算

54×12 27×49

2、估算

98×34 21×75

3、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师生共研,探索新知

1、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有关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知识。

2、多媒体课件出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知识.这是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情景图和文字描述,让学生起来读一读,了解有关知识。

3、强调“地球一周114分钟”

4、提问:绕5圈需要多少时间?

学生解答:114×5×570(分钟)

5、接着提问:绕10圈需要多少时间?20圈呢?

抽学生解答:114×10=1140(分钟)114×20=2280(分钟)

6、紧接着提问: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

(1)学生列式:114×21(2)谁能估算114×21是多少?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甲:114×21≈100×21=2100(分钟)学生乙:114×21≈110×20=2200(分钟)学生丙:114×21≈114×20=2280(分钟)

首先肯定这些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你认为哪个更加接近正确答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应该是学生丙更接近正确答案,因为第一个因数没有变,第二个因数变化很小。

7、114×21正确结果到底是多少了?你打算怎样计算?学生分小组交流计算方法,然后汇报。方法一:114×20=2280方法二:114×21 114×1=114 = 114×7×3 = 798×3 2280+114=2394 = 2394方法三:

1 1 4(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2 1 1 1 4……114×1 2 2 8 ……114×20 2 3 9 4

8、教师对上面三种方法都给予表扬和鼓励,但是我们更加提倡方法三用竖式计算,因为竖式相对比较方便,在以后的学习中使用的更加广泛。

9、用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

学生理解并记忆(用坚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到的积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乘得的积末位数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强调: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仍然按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法则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森林医生:1 2 2 1 3 2 × 1 4 × 2 1 4 8 4 1 3 2 1 2 1 2 6 4 6 0 5 2 7 7 2

2、出示多媒体课件。

选四道题让学生分组比赛计算,看看哪组计算的又对又快。

第一组:120×13第二组:103×31第三组:61×201第四组:321×15

四、拓展练习:

原价:160元现价:138元

(1)商店从工厂批发的`复读机每台140元,商店要付给工厂多少元?

(2)商店在卖出70台复读机后,开始降价销售。如果商品全部卖出。你认为商店是赚钱还是亏本?

交流步骤:

a、每个人先猜是赚还是亏;

b、一起讨论出解决方法;

c、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六、布置作业

课本第31页第2题、第3题。

七、书设计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

方法一:114×20=2280

方法二:114×21 114×1=114 = 114×7×3 = 798×3 2280+114=2394 = 2394

方法三:

1 1 4(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2 1 1 1 4……114×1 2 2 8 ……114×20 2 3 9 4

教学反思:

新课中,创设情境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讨论、探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解答。让学生求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114×21=,因为上学期我们学习过两位数乘两位数,所以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试着做。本节课是一节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课,我将重点主要放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具体讨论;从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算理。适时的引导,循序渐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求异、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探求新知,最终能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人造卫星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除以一位的作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拓展。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此教学过程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实施教学,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 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每一步计算的算理,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一组口算题,请同学们直接说得数,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8043061182327283609223406254

133142154352124

师:刚才这组口算题,同学们不但能正确计算,而且速度很快,下面这两道题呀,要求大家进行估算。2832这道怎样估算,谁愿意说一说?

生:我把28看作30,把32看作30,3030=900,所以2832大约等于900。

师:说得很好,1171呢?

生:我把11看作10,71看作70,1070=700,所以,1171大约等于700。

二探索新知

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绕地球1圈就需要114分。关于东方红1号,你了解多少呢?

生:东方红1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

生:东方红1号是一个十二面体,上面有望远镜、照相机、雷达等多种先进仪器。

生:东方红1号运行速度特别快,绕地球1圈只需114分

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1、旧知铺垫

(1)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需要多少时间?

(2)学生用算式计算

(3)反馈计算结果

1142=228分1145=570(分)11410=1140(分)

说一说:11410你是怎么算的?

2、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2)列出算式表示:

11421=

(3)估算结果

师:你们能估计出11421积的大致范围吗?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你的估算方法。

生:我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200。

生:我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xx,所以11421大约等于20xx。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4)具体计算:

师:刚才同学们想得都很有道理,虽然估算的结果不同,但是方法都是正确的,这充分说明估算没有唯一答案。估算可以让我们知道积的大致范围,那么能不能准确的计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试一试。(给学生充分时间,独立计算。小组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这一环节的引导学生在观察与交流中感悟竖式的算理。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方法1:11420=22801141=1142280+114=2394(利用旧知,先算20圈的'时间)

方法2:11421=11473=7983=2394(用21看成73)

算理:先用第二个因数(两位数)个位上的1去乘114,等于114,所得积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2去乘114,等于228,所得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用114+2280=2394。

学生介绍后,再请一些学生进行复述、质疑。

注意: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重点要求介绍竖式的算理)生: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所得积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所得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部分积)相加就是所求的积

三、巩固应用。

试一试:34页。

在计算之前,先让学生估计一下计算结果,鼓励学生养成预先估计计算结果的习惯,培养学生对运算负责的态度。这样让练习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竖式计算的认识。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运算结果。

①54312列竖式时的注意点:写作:31254

②40825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③47210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

练一练:

2、森林医生先认真观察算式的每一步计算,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说明错误的原因,然后,再写出正确的竖式计算过程和结果。

4、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一练第1题,第3题,

板书设计:

人造卫星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本课前孩子们已经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知识基础,本课从具体的问题情境出发抽象出乘法算式,探究算法,理解算理是教材的主要思路。教材一开始,首先出示“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图,提供数学信息并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之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的时间计算问题,在列出算式后引导学生先估算,再类比推理尝试解答,概括方法步骤,发现算法的多样性,最后全班交流,体会结果的一致性。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估算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1.学生情况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已经达到了学习目标。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乐于表达以及参与学习活动。

2.知识链接

本课是本册整数乘法的第一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已有充分的乘法竖式计算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同时这节课也为今后学习小数乘法和自主迁移方法笔算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

3.学习困难

本课涉及到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步骤过程复杂,在竖式计算时,对于理解数位如何对齐可能存在困难。

4.教学策略

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建构为准则,结合具体情境和探究交流,通过“估一估”、“算一算”、“说一说”等形式,逐步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和自主探究活动理解竖式计算的意义,知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和方法,以及估算、类比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过程与方法:通过“估一估”、“算一算”、“说一说”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概括计算步骤和方法,并能用竖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情感与态度:在交流过程中,养成善于表达,乐于倾听敢于质疑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5min)1.出示情境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至今我国发射了近百颗人造卫星呢,其中最早的就是1970年的名叫东方红的人造地球卫星,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关于卫星运行时间的数学知识。同学们请看!课件出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齐读),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提出数学问题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列式……板书)

老师这儿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个问题,怎么列式?)

追问:这些横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你为什么要用乘法?)

在这些横式中有你能算出来的吗?好,一起说!那么剩下的就是我们本课要解决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这颗卫星绕地球2圈、20圈、100圈需要多长时间?(列式解决)

……

114×21

都是在求几个114是多少。

因为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要114分,求几圈需要多少时间就是要求几个114是多少。情景导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发现

理解算理

(25min)1.估一估

如果想很快速的知道这颗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怎么办?那么请大家估一估,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实际结果比估计结果会怎样?

看来孩子们对于此题的估算都有自己的看法,其实估算就是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的范围,但是估算也是有原则其一就是估数与原数尽量接近,其二就是计算方便。

3.算一算

(1)探索交流多种算法。

估算确实快捷方便,但是人造卫星在空中飞,一分一秒都是不能有误的。那114×21究竟等于多少呢?大家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要求在课堂本上独立完成,完成后前后四人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汇报怎么怎么做的,为什么?)追问: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探究算法,理解算理。

算理。

追问114、228分别怎么来的?表示什么意思?

如果学生出现第4种方法,让其进行介绍;如果学生没有出现提问介绍。(展示:你看懂了吗?)

(3)联系比较

用了这4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都非常能干。那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怎么一致的?

还有其他发现吗?

3和4有联系吗?

(4)说说看你喜欢哪种方法?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结果都是2394.平时计算中只要选择合适的仔细计算就好。

(5)和估算结果对比。

师:这是我们计算的结果,它符合刚才估算的.积的范围吗?看来估算的价值还是很大的,并且估算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也是很广泛的。

(6)补充答语规范书写。

4.自主练习

算一算,计算时想想你是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应该注意什么?写完后思考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现在你能概括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吗?

(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所得积的末位就要和这一位对齐)

估算

①100×20=20xx,估计:比20xx分多一些。②110×20=2200,估计:比2200分多一些。③120×20=2400,估计:约2400分。

①(横式)

114×20=2280114×1=114

228+114=2394(先算人造卫星绕地球20圈需要的时间,再算1圈需要的时间,合起来就是21圈需要的时间)

②114×21

=114×7×3

=798×3

=2394

    开心实用文小编为您推荐人造卫星教案专题,欢迎访问:人造卫星教案
精选阅读

本文来源:http://www.kx39.com/k/25495.html

  • w
    小小画家的教案(优选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5-03-14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小画家的教案 篇1一、学习目标:1、学习11个生字,认识虫、目两个偏旁,通过朗读理解生字、词...

  • w
    大班单数双数的教案(精品五篇)

    发布时间:2025-01-06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单数和双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大班单数双数的教案 篇1设计意图:单数和双数是上学期大班作业本上的内容,但是当时只是让幼儿用点数...

  • w
    数的守恒中班教案(优选10篇)

    发布时间:2025-04-03

    数的守恒中班教案 篇1设计思路:近阶段我发现班级幼儿对米奇妙妙的动画片很感兴趣,米奇妙妙屋里的一个个问号更是深深地吸引着幼儿的目光。幼儿的主动学习来自幼儿自身的兴趣。于是,我就设计了《数的守恒(5以内)》这个数学活动,创设了米奇妙妙屋的情景,以欣赏米奇妙妙屋里动物们表演舞蹈贯穿整个活动。活动...

  • w
    2025阿q正传教案(必备五篇)

    发布时间:2025-01-08

    认识《阿Q正传》所揭示的国民性弱点及其社会思想根源:统治者的变态心理和对人民进行封建麻醉教育,使劳动人民愚昧落后,忘却压迫和屈辱,以“精神胜利法”,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高中语文《阿Q正传》课堂实录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阿q正传教案 篇1...

  • w
    复韵母的ie教案(优选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5-01-19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ie üe er》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复韵母的ie教案 篇1教学内容:汉语拼音ai ei ui教学目标:1、学会复韵母ai ei ui及其四声,...

  • w
    懂礼貌的大班教案(优选十七篇)

    发布时间:2025-04-09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懂礼貌幼儿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懂礼貌的大班教案 篇1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愿意说说身边的礼仪小事。2、通过说说、演演...

  • w
    最新国庆假期安全教育教案(优选11篇)

    发布时间:2025-02-18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庆假期安全教育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国庆假期安全教育教案 篇1设计意图中班的幼儿个性开始形成、独立,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急于想去探索与体验,...

  • w
    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实用五篇)

    发布时间:2025-03-27

    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 篇1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4| by: 秋雁 ] 《九色鹿》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