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实用文 >地图 >读书笔记摘抄 >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摘抄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摘抄(汇集3篇)

时间:2025-05-14 作者:开心实用文

相关推荐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摘抄 篇1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这是伟*家毛泽东的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书可以赋予人丰富的知识色彩。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红色的略呈灰灰的书的色调,立即给人以“红色”的感觉,更兼有历史的厚重感。


翻开书本,心就平静下来了,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他的西部之行,而一个个鲜活人物跃然纸上,一幅红色苏区斗争图浮现在眼前。作者运用欧美作家善用的描写的手法,以平视的角度,朴实的笔触给我们讲述着那段历史。朴实的语句却将东西方文学的区别体现的淋离尽致,当时这样的文章应该算作新闻或通讯了,而在今天就是一部传记了。


“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这是对伟人毛泽东的描写——是一个喜欢憨笑的人。(djz525.coM 励志的句子)


西路军的很多故事、当然也包括很多女红军战士惨烈经过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在中国革命可能是的,当年的残酷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红军精神。让我们现在拥有了如此安宁的生活。我们现在所获得的一切都是鲜红血液换来的,为了这些,我们不得不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吧,珍惜今天所拥有的,跟一位美国人——XX一样深爱这片红色土地或者说更爱这片土地,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摘抄 篇2

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民主的道路上,曾经有很多国际友人对中国给予过各种形式的帮助,比如埃德加XX。


毛主席曾经说过,XX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作为一个美国记者,XX是第一个把中国共产党、红军介绍给全世界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在东方的大国有着这样一个政党,这样一只队伍。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不只是向外界介绍了中国的革命情况,它还是一部详尽的历史资料。


一九二七年之后,由于国民党的突然反目,血腥清洗,导致大批共产党人的牺牲,蒋介石撕碎了伪装合作的面具,意欲致年轻的共产党于死地。全国各地都在搜捕共产党,甚至敢于同情共产党的行为也会导致死刑的惩罚,但是,仍然有更多人冒着掉脑袋的危险,义无反顾的追随在共产党的红旗下,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理想是什么、斗争的方向是什么,并不为当时的大多数人所了解,在国民党的宣传机器的恶意诋毁下,共产党被说成一小撮反动的暴民,而红军则是为数不多的、衣衫褴褛的土匪罢了。


但是国民党无法解释的是,如果真如他们所说,共产党是暴民土匪且人数少得可怜,为什么一直无法被消灭?相反还继续扩大着根据地?共产党真的是反帝的么?或者如国民党支持者所说的,他们激烈的抗日口号只不过是争取公众的同情和绝望的挣扎,是亡命的汉 *和土匪最后的呼号?


总有些人愿意追求真相,即使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XX无疑是这种人。


尽管心中忐忑,XX还是在张学良将军的东北军帮助之下,毅然决然的踏入了这个被蒋介石政府描绘成是充满血腥、暴力、野蛮、土匪当道的红色根据地,而他所能依靠的,只是一封写给毛泽东的介绍信。


然而怀着冒险心情的XX很快就知道了自己的担心毫无必要,这些红色区域绝不是国民党政府所说的那样恐怖,正相反,在这里,有着人民真正支持、信任的政府。


由于外界的封锁和造谣,共产党领导人的情况一直不为外界所熟知,国民党不停地在炮制他们的“恶行”,并且讽刺的是,在多次报道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领袖死亡的消息同时,他们又悬赏对这些人进行缉拿。


按XX自己所说,他只不过是一个好奇心强、敢于冒险的洋鬼子,但是在红色政权的所在地,他不但受到了贵宾的待遇,而共产党的领导人们也对其坦诚相见,为其的采访报道提供一切便利条件,这和国民党的遮遮掩掩、欲盖弥彰、颠倒黑白是截然不同的。


通过和共产党、红军的接触,XX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不惜牺牲生命而依然加入共产党,为什么红军在人数、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能够转战南北,为什么人民群众会如此的支持着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才有希望,因为红军是真正的人民军队。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摘抄 篇3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著作,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由弱小到强大和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发展历程。


在这本书中,最令我难忘的便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历程。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群众开展革命武装斗争,并逐步建立起革命根据地。而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派却一心想要消灭红军。1930年5月开始对红军根据地展开围剿。在前四次反围剿中,红军都取得了胜利,但是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同志错误的思想和指导,把红军带入了绝境。关键时候,毛泽东等人在江西瑞金举行一次军事会议,决定进行撤退转移,建立新的根据地。红军队伍分成了西进、南下两个纵队,同时攻打国民党军队的防线,打通了向西和向南前进的道路,开始了举世震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长征途中,红军历经千辛万苦,遭受了非常惨重的损失,经历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等许多无数次激烈的战斗,走过了金沙江、雪山、草地等艰难困苦的地方,终于到达了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建立了陕北革命根据地。接下来,红军要面对的是如何建设好根据地,团结带领当地老百姓参加革命斗争的问题。他们对红军战士进行政治教育,创办红军剧社,开展大生产运动,建立苏维埃社会,不断发展壮大。


《红星照耀中国》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他们乐观向上又甘于奉献,在艰苦卓绝的困境中奋力拼搏,勇敢探寻着中国前进的方向。这本书里记载的故事和人物所展现出的信念坚定、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自信乐观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本书,不仅照耀了中国,还照耀了世界,引领我们走向未来。

精选阅读

本文来源:http://www.kx39.com/k/29643.html

  • w
    独行读书笔记摘抄赏析精选(13篇)

    发布时间:2024-07-17

    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文摘抄及赏析简短(通用1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独行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篇1看了《大卫科波菲尔》,忽然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疯狂,也看到...

  • w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摘抄

    发布时间:2024-07-17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摘抄 篇1《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孩子的家信的摘编,这本书中的字字句句都让我感受到父母对于子女的爱之深,情之切,父母永远是子女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温柔的港湾,傅雷在书中教子女做人,做艺术,一字一句都是深切的爱和殷切的期待。傅雷对儿子说“你的随和的脾气得...

  • w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5-05-11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篇1《爱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的一部短篇小说。他讲述了一个意大利孩子的日常生活。据说这是作者根据自我儿子的日记所改变的,所以,这是一部日记体小说。这本书以孩子的眼光,孩子的心理,孩子的口吻记述了他们那个年代的小学生活。作者在书中刻画了许许多多...

  • w
    《牛虻》读书笔记(集锦6篇)

    发布时间:2024-07-16

    最后,他死了,带着恨,带着解脱,更多的是爱,留下那封信,那首歌,琼玛的悲痛欲绝和他父亲的疯狂乃至死亡。读了这本书,我不止一次地感到惋惜和叹息。。虽然我不太了解牛虻的思想和行为,但我知道他正在为一个伟大而神圣的事业而战斗,而不顾他的人身安全《牛虻》。也许是时代的变化,书中令我最为感动的不再是牛虻为...

  • w
    圣经读书笔记(集锦十三篇)

    发布时间:2025-02-20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写13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诗经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圣经读书笔记 篇1我看了《三字经》这本书有一些感想,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吧。我看了一篇三字经...

  • w
    生气汤读书笔记精选

    发布时间:2024-07-18

    书籍是年轻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在读了朋友推荐的作品后,我自身也对其内容有一些独特的见解。 阅读后,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和总结书中关于思想和情感的内容。请欣赏开心实用文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生气汤读书笔记”,请您认真看完本文!...

  • w
    母亲读书笔记(集锦9篇)

    发布时间:2025-02-20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写9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母亲》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母亲读书笔记 篇1在以前,我从来不知道平民写家老舍的母亲。但是今天,我读到了老舍先生写的《我的母亲》。老舍先生的作品似一...

  • w
    小学生读书笔记摘抄大全通用

    发布时间:2024-07-17

    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下面是关于小学生读书笔记摘抄11篇的内容,欢迎阅读!小学生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篇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雨点》,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小雨点很可爱,它就像从白云妈妈的船上落了下来,好像去各处旅游,小雨点先到小溪里旅游,它在小溪里散布;然后去江河里旅游,在江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