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作品摘抄 篇1
1、区区此心可誓天日
1911年的“三二九”广州起义,是一次极其悲壮的起义。起义部署工作时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原计划一千多人兵分十路的起义军,到了起义的当天只剩下了黄兴带领的一百多人,势单力薄的黄兴毅然打响了起义的枪声。这是一场明知道要失败而为之的起义,黄兴率领着这一百多人与百倍于他们的清军展开了破釜沉舟的决死斗争,起义勇士几乎全部遇难。黄兴何以要飞蛾扑火?因为他要给为此次起义捐款的华侨一个答复,他不能让起义流产,他更要给全国沉睡的人民敲响警世钟,唤醒人民*满清。“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以此当绝笔。”这就是黄兴当年写下的遗书,一封寄给了孙中山,一封寄给了为此次起义募捐的南洋华侨。
分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时是任性,偏执,但有时却是一份不知前途却要义无反顾的执著。它折射出一种壮怀激烈的悲剧精神和美学原则。
话题:“诚信”“执着”
2、为自己定长远目标
董建华1937出生于上海,10多岁时移居香港。因不会讲广东话,同学们又听不懂他的上海话,常常被取笑。董建华人小志气大,主动与同学们交谈,一字一句地学习广东话,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消除了语言障碍。17岁时又到英国读书,父亲寄给他的钱仅够学费及生活支出,所以到了暑假,他还得去打工,如到餐厅服务、去煤气公司铲煤等。董建华在回忆学生时代这段经历时说:“不会说广东话要学,不会说英语要去英国,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这种挑战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锻炼。我喜欢为自己定下一个长远的目标。定下目标,我便会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我从小就培养出这样的个性。达到一个好的目标,是人生的乐趣。”
分析:很多人都希望功成名就、出人头地,在羡慕别人的机遇与成就时,不妨先学习董建华,为自己定一个长远的人生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它。
话题:“成功之路”“目标与实践”
3、左思立志坚韧不拔
西晋文学家左思少年时读了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心将来撰写《三都赋》。陆机听了不禁抚掌而笑,说像左思这样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赋》这样的鸿篇巨著,简直是笑话;即使费力写成,也必定毫无价值,只配用来盖酒坛子而已。面对这样的羞辱,左思矢志不渝。他听说著作郎张载曾游历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门求教,以便熟悉当地的山川、物产、风俗。他广泛查访了解,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在他的房间里、篱笆旁、厕所里到处放着纸、笔,只要想起好的词句他就随手记录下来,并反复修改。左思整整花费了十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陆机在惊异之余,佩服得五体投地,只得甘拜下风。
分析:认准行动目标,不为外人所动,坚持就是胜利,挺住就是一切。
话题:“磨砺与成功”“如何对待别人的嘲笑”
论文学作品摘抄 篇2
1、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随笔集》
2、有能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一群受人影响。——《喜宝》
3、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哈姆霄特》
4、我听见美洲在歌唱,我听见各种不同的颂歌。——《草叶集》
5、爱情应该给人一种自由感,而不是囚禁感。——《儿子与情人》
6、无论做什么,记得为自己而做,那就毫无怨言——《流金岁月》
7、只要你是天鹅蛋就是生在养鸡场也没什么关系。《安徒生童话》
8、一个人只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他的环境。——《马丁·伊登》
9、盲目可以增加你的勇气,因为你无法看到危险——《格列佛游记》
10、宽宏大量,是惟一能够照亮伟大灵魂的光芒。——《巴黎圣母院》
论文学作品摘抄 篇3
标题:思之有物,行止有度
【开头段】康震老师在点评《陋室铭》时说:“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财富,和拥有多大的房子,最重要的是拥有深厚的学识和崇高的思想道德。”的确,思想很重要。学而/思,思而行,是古往今来我们解决大部分问题的一般规律。《左传》中亦云:“大道行思,取则行远。”意为正道直行,应该善于思考,思有所得,谋而后动,方能行远。
【论证段】
1.浅层的思考主导着我们最简单的行为本能。
2.更深一层的思辨则界定着我们的行为准则。
3.思想也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行为。
4.“思”不仅作为“行”的道标,指导着我们前进,而且是“行”的戒尺,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结尾段】思之不殆,永远保持灵活的思维,行为就更清醒;思之有理,明辨是非曲直,行为就更正确;思之有物,把握人生的导向,行为就更坚定;思成戒尺,时刻把握边界底线,行为就更有度。人生的道路上,需要我们思行合一,且行且思,且悟且进。
论文学作品摘抄 篇4
贝多芬只有一个
有一天,几个侵入维也纳的拿破仑的军官,发现了大名鼎鼎的音乐家贝多芬,就要求给他们演奏。贝多芬拒绝了,可是,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为了逢迎这些侵略者,竟强迫贝多芬演奏。贝多芬愤怒到了极点,他一脚踢开大门,回到住处,立即把公爵送给他的像摔在地板上,然后留下一封信:“公爵,你所以成为公爵,只不过由于你偶然的出身;我所以成为贝多芬,却完全靠我自己。公爵在过去有的是,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分析:贝多芬的拒演,体现了一名爱国者的民族气节以及个人的尊严。
话题:“人格的尊严”“自尊与他尊”
论文学作品摘抄 篇5
标题:蕊有芳香蝶自来
【开头段】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僧人为教导他的徒儿,让他带上一块普通的石头前往市场,无论他人出价多少都不能出售。徒弟点头应允,前往市场。随着询问人数的增多和徒儿面对询问总笑而不语的态度,这块普通的石头竟然被贴上了“珍宝”的标签,也因此被炒到天价。
也许有不少人认为,正是徒弟的异常态度给这块普通石头提供了被炒到天价的契机和环境。外界环境对它的确有影响,因此环境的作用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但它终究只是一块俯拾即是的石头,它的内在并不足以使它走向更高的阶梯。虽然是环境造就了这块石头目前的非凡,但它终究无法再拓宽自我的宽度。因此,我认为,提升自我比处于优越环境更为重要。
【论证段】
1.提升自我,可以成就自我不凡。
2.提升自我,能拥有无须攀附他人的自强。
3.提升自我,能给予自我坚定的信念与自信。
【结尾段】只有拥有了摘月的本领,月亮才会奔我们而来。一味期待并依赖环境的作用来成就自我显然是不现实的,只有不断发掘自我的潜力和价值,不断提升自我,你的芬芳才会吸引翩翩蝴蝶。愿大家从此刻开始,将慵慵懒散归还给过去的自我,成为一朵蕊有芳香的花朵。也愿明日之我们,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
论文学作品摘抄 篇6
1.飞人的感动——宽容成就友谊
多年前的一场NBA决赛中,NBA中的另一位新秀皮彭独得33分超过乔丹3分,而成为公牛队比赛得分首次超过乔丹的球员。比赛结束后,乔丹与皮彭紧紧拥抱着,两人泪光闪闪。
这里有一个乔丹和皮彭之间鲜为人知的故事。当年乔丹在公牛队时,皮彭是公牛队最有希望超越乔丹的新秀,他时常流露出一种对乔丹不屑一顾的神情,还经常说乔丹某方面不如自己,自己一定会把乔丹推倒一类的话等。但乔丹没有把皮彭当作潜在的威胁而排挤他,反而对皮彭处处加以鼓励。
有一次乔丹对皮彭说:“我俩的三分球谁投得好?”皮彭有点心不在焉地回答:“你明知故问什么,当然是你。”因为那时乔丹的三分球成功率是28.6%,而皮彭是26.4%。但乔丹微笑着纠正:“不,是你!你投三分球的动作规范、自然,很有天赋,以后一定会投得更好,而我投三分球还有很多弱点。”并且还对他说,“我扣篮多用右手,习惯地用左手帮一下,而你,左右都行。”这一细节连皮彭自己都不知道。他深深地为乔丹的无私所感动。
从那以后,皮彭和乔丹成了的朋友,皮彭也成了公牛队17场比赛得分首次超过乔丹的球员。而乔丹这种无私的品质则为公牛队注入了难以击破的凝聚力,从而使公牛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乔丹不仅以球艺,更以他那坦然无私的广阔胸襟赢得了所有人的拥护和尊重,包括他的对手。
2.曹操烧信——宽容是用人之道
官渡之战,曹操把袁绍打败了,缴获的大量战利品中,有不少自己的部下过去写给袁绍的表忠信。信中的内容大多是贬低曹操,表示希望投袁。有些谋士向曹操提出建议:把这些怀二心的人抓来统统杀掉,以儆效尤。那些曾想叛曹投袁的将士,则惶惶不可终日。不料,曹操却下令,把这些信件全都烧掉,不追究任何人的过失。曹操对周围的将士说:“大战在即,敌强我弱,连我亦自身难保,何况属下将士呢?谋个好出路,人之常情。”这表现出曹操宽大的胸怀。
3.娄师德举荐狄仁杰——宽容对人,以德报怨
狄仁杰是唐代武则天时的宰相,他功勋卓著,知人善任,深得武则天的信任。平时狄仁杰瞧不起娄师德,但是举荐他任宰相的却是娄师德。当娄师德向武则天举荐狄仁杰顶替自己的相位时,武则天就感到奇怪:“狄仁杰与你不是不和吗?”娄回答:“圣上问的是谁有德有能担任相位,并未问谁与臣不和?”在娄师德列举了狄仁杰之能后,武则天同意了他的请求,让狄仁杰接替了娄师德的相位。
有一天,武则天问狄仁杰:“娄师德这个人品德高尚吗?”狄答:“不知道。”武则天说:“要知道,你今天担任宰相的职位,就是娄师德举荐的啊!”狄仁杰听后,非常惭愧。
4.宽容要有选择
郑板桥有句名言:吃亏是福,难得糊涂。但宽容,并不是无原则地退缩。该坚持原则的地方,要正气凛然,敢于面对,有理有力有节。对于对方无理的表现,一笑了之,体现君子坦荡荡的风度。日久天长,别人自然对你心怀敬重之心,小人也会自觉惭愧。俗话说,邪不胜正。
5.记住的与忘却的
阿拉伯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行经一处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住,才将他救起。马沙于是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三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处河边,吉伯跟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跑到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
当他们旅游回来之后,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上,将吉伯打他的事写在沙上?马沙回答:“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我会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而忘得一干二净。”
论文学作品摘抄 篇7
李振声: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
人物事例: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为培育持久性抗病小麦品种,数十年如一日反复试验,将一腔热血奉献给了国家,他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将自己的力量汇入给世人带来福祉的祖国建设事业中,以担当回馈家国庇护。
适用主题:艰苦奋斗、奉献精神等
论文学作品摘抄 篇8
李白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并被称为"诗仙"。
论文学作品摘抄 篇9
1、对于有信仰的人,死是永生之门。——《失乐园》
2、人们往往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事——《旧欢如梦》
3、凡事想别人感激,那是必然要失望的。——《故园》
4、感情有理智根本无法理解的理由。——《月亮和六便士》
5、哭要一个人躲着哭,笑呢全世界陪你笑——《爱情之死》
6、我从没有爱过这世界,它对我也一样。——《拜伦诗选》
7、能够哭就好,哭是开始痊愈的象征。——《绝对是个梦》【WWw.DM566.cOm 66职场网】
8、昨晚,我梦见自己又回到了曼陀丽庄园。——《蝴蝶梦》
9、我在女人跟前经常失败,就是由于我太爱她们了。《忏悔录》
10、就投机钻营来说,世故的价值永远是无法比拟的。《死魂灵》
论文学作品摘抄 篇10
戴建业
人物简介:
1956年4月生于湖北麻城,古代文学研究专家,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文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教授。于1982年1月获得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学位:1999年晋升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2023年3月入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
适用主题:自强,奋斗,乐观,创新
论文学作品摘抄 篇11
心向阳光,万物生长。从“保洁是生计,画画是生活”的南京大学学生公寓保洁员吴立娣,到“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学习”的北京大学保安许文龙,再到因熟练讲解颐和园古建筑特色被称为“扫地僧”的清洁工张旭,他们在朴素的工作中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学习研究,正是这种不曾磨灭心中热爱的心态,造就了他们不平凡的荣耀与光彩。
「适用主题:热爱生活、学习进取等」
-
开心实用文小编为您推荐论文学作品摘抄专题,欢迎访问:论文学作品摘抄